找到相关内容1485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长安佛寺考(2)

    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》诗。章孝标、许浑、喻凫、温庭筠、李洞并有游寺诗,俱见《全唐诗》。  云居寺:在终南山。《大周故居士芦州巢县令息尚君之铭》:“迁柩于终南山云居寺尸陀林。”白居易等并... 唐代寺院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壁画,造成了中国壁画史的黄金时代。作画的当然有僧人,更有卓越的世俗艺术家。武宗会昌三年,段成式在京任秘书省校书郎,一日和友人同游大兴善寺,鉴于韦述《两京新记》等资料记载寺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165550.html
  • 唐代的文人与佛教

    藉着这些例子,让读者得到一个“唐代文人几乎都奉佛,或都与僧人来往,或与佛教关系密切”的印象。实况当然并不如此。因为挑出来的,大多只能称为特例,很难推概。像王维同时之名诗人高适,除了三首与友人同登寺塔的...

    龚鹏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665556.html
  • 略论弥勒、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

    rya) ,该神礻氏的另一化身为光明之神密多罗(Mitra) ,意有“友人”、“慈爱”,即人的佑护者、爱护者。在早期的《奥义书》( Upani s·ad) 中,就有《慈氏奥义书》(Maitri Up.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065682.html
  • 浅探佛经翻译对文学用语的影响

    次第禅。  不须愁日暮,自有一灯燃。  此诗写友人卢象信佛,并且与僧侣往来,可知王维之尚佛也。诗中所引用佛语“三贤”、“七圣”、“青莲剑、“水田”、“檀越”、“法云地”、“净居天”、“因缘法”、“次第...

    罗文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366136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佛教的现代发展

    卷三《与友人论学书》)把“为学”与“天下国家”、“明道”与“救世”紧密联系在一起;并且认为:&ldquo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5266169.html
  • 汪希教授著:伦理生活化(2)

    二、以后不许胡闹。三、都混账。风波平息了事。  —凭经验和智慧,一样能明辨事理。  反转来说  有时候有些话不好正面说,可以反面说,可以旁敲侧击说,也可以举例以明之。例如劝同一辈的友人读书,总是不大好...大使却谦虚而幽默的强调:‘今天真正请各位贵宾赏光“吃饭”,因为今天是星期二,全汉城吃不到“饭”,使馆有特权,所以例外’。  一位团员遇到在大使馆工作的亲戚,透过他的帮忙,也只能向友人‘借’到四两地字牌...

    汪希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566307.html
  • 论太虚大师与民国宁波佛教

    立足。在友人的资助下,太虚离开广东,于是年五月乘船至上海,随后返回浙江。   广州弘法经历使太虚平生首次投身到风起云涌的“革命”洪流,亲身体会到了“革命&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466323.html
  • 漫说中国佛教的弥勒上生信仰

    问题上,同明清时代相比,给予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。  习凿齿给友人书中,曾谈及他对道安在襄阳的印象,谓:  “师徒数百,斋讲不断。无变化伎术,可以惑常入耳目;无重威大势,可以整群小之参差,而师徒肃肃,自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0466382.html
  • 音调未定的现代性 ——历史丕变中的“新佛教”叙事

    表示同感:  衰颓了的中国佛教,还得到国际友人如此的热情呼吁,真叫我们感激万分,惭愧万分。从这里也更使我们知道,人家对我们佛教界的指点是十分正确的。[30]  这里表达的“感激万分”、“惭愧万分”的...

    宣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4567342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五)

    ”。所以你不理它,杂念就去了。就好像友人到你家作客,你如果不理他,他就只好捣著鼻子走了。如果你热情招待,当然他就坐著不走了。如果你赶他走,他可能更赖著不走了。所以禅修时有杂念,你只要看著它,不让它作怪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267454.html